!!(二)翻译的起始过程
!!翻译的起始过程是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的阶段,即在起始因子的作用下,将起始
$678和
A678结
合到核糖体上的步骤。
!
!,I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过程
!!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过程是在一系列起始因子的参与下完成的(图
,3
.):
!!(,)核糖体亚基的分离
!翻译过程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,在翻译延长过程中,核糖体的大、小亚基是
聚合的,翻译终止实际上是下一轮翻译的开始。此时,在
*+
,的作用下
J:
;的核糖体解聚生成
4:
;和
#"!第三篇
&遗传信息的传递
!"
#的大、小亚基。
&&(
’)
()*+在核糖体小亚基上就位
&
,-#./01和
2-34564708发现:在原核生物的
()*+
翻译起始密码子的上游大约
9个
:
$!个核苷酸
处,几乎都有
+;;+;;<序列(
#3序列),它与原
核生物
$=
#
7)*+的
!>末端的序列:
!>?@
+<互补。因此,
()*+的
#3序列又
称核糖体结合位点(
7/C8D8(45
C/0E/06
D/F1,)G#)。
紧接
+;;+的小段又可以被核糖体小亚基蛋白辨
认结合。原核生物就是靠这种核酸核酸、核酸蛋
白质的
相互辨认把
()*+结合到核糖体的小亚基
上,此过程需要
HI
!的帮助。与此同时在
HI
’
的帮助下,
JK1F
F)*+与
()*+的起始密码子结
合。此时,
!"
#的起始复合物已合成完毕。
&&(!)HI
’从复合物解离的同时发生
;LM的
水解和大亚基的结合,反应产物是
N"
#起始复合
物。该复合物为延长作好了准备。
&
&’-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过程
&&绝大多数真核
()*+内部没有核糖体结合位
点。在一般情况下,翻译前起始复合物首先结合
在
()*+的
B>末端,然后沿着序列进行扫描,直
到找到起始密码子,最后与核糖体的大亚基结合
形成起始复合物。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可分为三个
步骤。
&&($)前起始复合物的形成
&前起始复合物包
括
1HI
!、1HI
’、一分子
;LM、%"
#小亚基和
K1F
F)*+K1F。首先
1HI
!与
%"
#小亚基结合,然后
在结合了
;LM
的
1HI
’的帮助下,
K1F
F)*+K1F
结合到该小亚基上形成
%!
#的前起始复合物。
&&(’)%9
#复合物的形成
&前起始复合物结合
于
()*+的
B>末端,这一步需要
1HI
%I复合物
(又称帽子结合复合物)的帮助(图
$%
%)。其
中,
1HI
%O结合于帽子化的
()*+,1HI
%;作
为接头蛋白连接
1HI
%O和
1HI
!。()*+的
P85Q
+尾巴与
M4C$P结合,
M4C$P也结合于
1HI
%;上,形成
%9
#的复合物。帽子结构和
P85Q
+尾巴能协
同刺激翻译。在
1HI
%G的帮助下,
K1F
F)*+K1F能沿着
()*+分子扫描寻找合适的起始密码子。真核
生物
()*+的引导区可达数十或数百个核苷酸,并且常含发夹结构和其他的碱基配对结构。具解旋酶活
性的
1HI
%+能打开引导区的碱基对。
&&(!)起始复合物的形成
&一旦